安达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1位哈尔滨老知青回曙光村探亲 [复制链接]

1#

冯旭东

21位“老知青”与乡亲们合影。冯旭东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们都会念这首诗,而只有经历过此情景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8月22日,阴沉数日的天空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秋阳。安达市万宝山镇曙光村鞭炮齐鸣,镇党委、曙光村干部群众共同迎来了21位特殊的返乡人——从年起陆续“下乡”到曙光村的“知识青年”,曙光村立刻沸腾起来。

年冬天,在党的号召下,当时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哈尔滨仪表厂青年大约40人被上级派往曙光村工作。他们在当时万宝山人民公社和曙光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到曙光村的各项建设之中,修路挖渠、放骡子种地、植树造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仅为曙光村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曙光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虽然他们后来重返省城工作,但在他们心中一直把曙光村当做第二故乡。

“听说万宝山镇这些年变化很快,我们就很想回曙光村去看看。”这些年近70岁的“老知青”看到这片自己曾经为之奉献过青春的土地已经“旧貌换新颜”,他们感慨万分。

“曙光村这些年是怎么发展的?”这是大家最牵挂的也是最想知道的事。镇党委副书记吕新文、村党支部书记单景权在座谈会上向他们汇报了这40多年的变迁,有翔实的数据,有动人的故事,更有来之不易的收获,听得大家纷纷点头称赞。“老知青”们说,这么多年来他们非常想念曙光村和这里的乡亲,今天看到村里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感到很欣慰,今后还要继续尽绵薄之力支持曙光村发展,为曙光村贫困学生和贫困农民献上一份爱心。随后哈尔滨的“老知青”们献上一面写有“童年时代的驿站、永远的第二故乡”的锦旗。会后,21位“老知青”又到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去看望,到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农户家中慰问,与乡亲们拉着手亲热地交谈着,那份乡情让人感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