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20 16:22:00
高古典雅文墨并佳——我说鲁建飞其人其书傅德锋我素来欣赏一类书家,那就是他不仅具备较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又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还能够有较好的诗文修养作为依托。否则,假如只把书法理解为单纯的写字,从技术到技术,无论侥幸获得多少奖项,终究难以走远,不为真正的识者所看好。黑龙江鲁建飞先生入展过数十次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展览,但他依然保持着一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他在刚刚过去的十届国展获得全国奖(提名),紧接着又入展四届兰亭奖。可谓好运连连,喜事成双。他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骄人成绩,乃是源于他不仅忠厚朴实,勤学善思,恰好也在于他于书法以外,在诗文对联方面也具有较高修养,且能够将二者互为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思想境界。以前与建飞先生并不认识,对他也知之甚少。今年8月底,在王怀罡先生所主持的平凉市书法家协会所主办的“鼎元杯平凉首届电视书法大赛”决赛当中,我和他进行过较深入的思想交流,也看到了他的很多书法作品。后来上网搜索,一番,方知他早已是一位“国展老手”,而且具有很高的创作水平。但他当时那种谦虚低调的处事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以至于我近来总是产生写他的冲动。鲁建飞以篆、隶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其作主要特征是高古奇崛,巧拙相参,变化丰富,自然随意。当代作篆隶者并不乏其人,然装腔作势搔首弄姿者多,高古典雅雍容大度者少。鲁建飞则不然,他对篆隶的基本态度首先是“入古要深,临古须精”,就是在对古人经典心存敬畏的前提下,力求深入古法,学到古人书法的精髓。今天,我们面对的古人篆隶书经典不是碑刻就是摩崖,更多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影印的拓本,而非墨迹。如何体现古人用笔的原貌及其风神?那唯一的办法就是“透过刀锋看笔锋”,就是需要把自己的临池功底和学养、见识以及观察、想象能力结合到一起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实践。看得出来,鲁建飞对《石鼓文》、《散氏盘》、《钟鼎文》、《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等大篆经典和《张迁碑》、《石门颂》、《华山碑》、《礼器碑》、《西峡颂》等这些汉隶代表作都是下过很深功夫的。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对这些篆隶书经典之作的笔法与结体的理解是比较深刻而到位的。他在强调书写性而调整结构变化时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篆隶书的高古质朴的精神风貌为前提的。隶中有篆,篆中有隶,篆隶相参,各得其长。仔细推敲他的作品的用笔和结体,发现他在这方面的确具有很强的通变化合能力。用笔时而稳实厚重,时而逸笔草草,非常灵活柔韧而富有韵味;结体并不似一般之作篆隶者大多分行排布整齐划一,他追求字字不同,行行有别,但却能从气息和格调上把整幅字统一起来,丝毫不给人以拼凑之感。这般功夫,实在不是人人皆可为之的。他处理收放和虚实关系的手法是很具自身特点的,从用笔、结体到章法、墨色,从细部的处理到整体的经营都极具匠心。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始终在一种古典精神的观照下融合现代意识,体现出古朴典雅,空灵多姿的艺术特点。而当下很多作者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则或者亦步亦趋,克隆复制,不敢跨越雷池半步;或者为变而变,炫技斗巧,而远古气息荡然无存。以至于追风逐潮,千人一面,流于低俗而不自知。这恐怕才是人们比较看好鲁建飞篆隶书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篆隶以外,鲁建飞对行草、魏碑亦有涉猎,所作亦颇为客观。鲁建飞之所以有如此之好的创作能力是与他具有较好的诗文修养是分不开的。我在他的博客看到过他写的很多诗文、楹联,不仅文辞优美,古意盎然,而且多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审美理想在里面。他有一首《五蕴皆空》,诗曰:“心花起舞弄清弦,瑟瑟如歌涤尘缘。五蕴皆空悟禅境,神来妙笔得幽然。”读来朗朗上口,令人不觉神清气爽,其豪情幽思可见一斑。他还能做现代诗,佳句妙境,时或得之,亦清新可读。尤其是他善于赋联,才思敏捷,颇有针对性。如他曾赠我藏头联一幅,曰:“德高敦厚文坛妙手,锋利铿锵陇上尖刀。”此联有所喻,有所指,也较为工整。从中反映出他驾驭文字的不凡能力。我自知如此美誉受之有愧,但对建飞先生的才华却是器重有加的。故在此郑重推举他,在祝福他的同时也对他的未来充满更多期待。中央电视台演播厅鲁建飞简介(书房自号:素言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绥化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达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达市政协常委北兰亭艺委会委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西太湖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书法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研究生课程高级访问学者和州书法院副院长北京今日美术馆特约书法家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二-四届兰亭奖及西泠印社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