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立体仓库。覃伟摄
黄磷、化肥生产,曾是开阳工业的代名词。在以前的发展模式中,主要以量取胜,让开阳传统磷化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进入新时代后,工艺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产能过剩、附加值低、环保不达标等一连串问题,让这些企业负债累累。
痛定思痛后,开阳从优化产业结构、降本增效方面入手,推动产业走向精细化和绿色化。同时,立足传统磷化工基础优势果断切入新能源赛道,以新能源产业的生态链构建和集群化发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汇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8个百亿级项目,实现“破壳新生”。
据初步统计,年,开阳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51.01%。年,这一数据预计增加至亿元左右,成为开阳工业高速发展的标志。
在原材料价格上扬、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这一颇具亮色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加速优结构促进产业精细化发展
不久前,开阳县年产4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项目试车成功。作为贵州磷化集团开磷股份公司开磷板块的新布局,该项目将进一步改变开磷板块化肥产品比重大、化工产品比重小的局面,是开阳县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项目之一。
开阳县是全国三大磷矿主产区之一,磷矿石年产量约占全省的42%,县内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达19亿吨,远景储量约30亿吨。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开阳拥有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即可生产高浓度复合肥的大型坑口生产基地,一、二级富矿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省去选矿这个环节,每吨磷矿石的成本至少节约两到三百元。”采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开阳县一度以传统磷化工产业“打天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问题接踵而至:产品结构单一,产能过剩,附加值低,竞争力减弱。“以黄磷、化肥等制造为主的传统磷化工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达到‘产业天花板’。量大、质优的磷矿资源没有转化成为发展优势。”开阳县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陈方勇说。
经过综合调研分析,开阳县将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突破口。年,开阳县委、县政府明确了方向:确定以现代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加快优化产品结构,让产品“从肥料转型为材料”,去产能的同时提高附加值。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开阳县从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快支持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先布局的一批企业,该企业最先生产黄磷、磷酸等传统磷化工产品,如今转型为研究和生产磷酸铁、磷酸铁锂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逐渐拥有话语权,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企业电池制造的重要供应商。
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也通过技术创新等举措加快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可年产合成氨50万吨,是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在受成本上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年,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开阳县还积极引导开磷股份矿肥公司对湿法净化磷酸进行梯级利用,优化磷肥产能,大力发展高工业级磷铵产品,逐步实现磷铵从肥料到材料的转变。
此外,开阳县大力发展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磷酸及各种磷酸盐,聚焦精细磷化工上下游产业,引进四川聚力生公司特种肥料、重庆特瑞磷铁源配套项目等精细磷化工与新能源材料项目,相关项目将有助于推动磷资源实现精深加工,促进无机磷化工产品多样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开阳县目前已形成年产磷矿石万吨、黄磷15万吨、磷铵万吨、合成氨50万吨、硫酸万吨、磷酸万吨(40万吨湿法磷酸)、磷酸铁锂9万吨、无水氟化氢4万吨的产能。通过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扶持发展,该县以基础化工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产业从低附加值的化工原料产业逐步转为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产业,工业结构加速优化。
全力降成本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开阳县着力降成本、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约10米高的钢架共有9层,每一层都整齐地摆放着“整装待发”的成品,这批产品正是该公司的主导产品磷酸铁、磷酸铁锂。仓库里,AGV小车、智能货车随时化身灵活的“搬运工”,入库、出库都由他们完成。仓库一侧的正中间,一块电子屏实时记录着产品的入库时间、状态等信息。这是记者在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立体仓库见到的一幕。像这样智能化的场景,同样体现在这个车间产品制造的其他环节。
“通过对车间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降低了运行成本。”安达科技项目经理李勇以智能立体仓库为例介绍道:“以前需要20人,现在只需10人,仅时间成本就节约40%,存货量提升50%。”前期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打了前阵,再加上先进的生产工艺,公司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年12月,安达科技成为贵州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
以安达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正是开阳县抓数字强链,推进传统磷化工产业提质升级,破解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等“三高”难题的“利刃”。
开阳县重点围绕磷肥产业,对磷肥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进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从管理、生产、研发、创新等环节,促进产业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研发环节为例,目前全县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0%以上,产品数字化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引导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磷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其伴生资源和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及高端加工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是开阳县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的另一途径。最明显的就是该县配套了黄磷尾气、磷渣、磷石膏等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延伸发展了磷矿伴生资源氟、碘回收利用产业。这为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支撑。
这种支撑效率如何?一个例子就能说明。年落户开阳的贵州胜威凯洋化工有限公司投资近50亿元建设“钛-磷-硫-铁-钙-锂”绿色循环经济发展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我们可‘吃掉’其他磷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渣、废气,生产出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产品,实现变废为宝。”贵州胜威凯洋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李海艳说。
因磷而兴的开阳工业园区,像一张巨大的“温床”,正发挥着“磁石效应”,让上下游企业与本土企业“牵手”,推动园区“三废”资源化、再利用。
目前,在废气方面,开阳县加快助推企业黄磷尾气循环再利用,例如新天鑫公司利用黄磷尾气制甲酸钙、碳酸酯等。在废渣方面,引进磷石膏、磷渣等下游处理企业,促进磷渣、磷石膏、粉煤灰等综合利用,例如新天鑫公司利用黄磷废渣制仿石材、磷渣微粉;明阳磷石膏公司利用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力均建材公司利用磷石膏制建筑石膏粉等;江苏一夫利用磷石膏生产超细硫酸钙粉。
“十四五”期间,开阳县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持续支持“以渣定产”,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为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提供更大的动力支撑。
切入新赛道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万辆,同比增长93.4%,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增至25.6%,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迎来新的发展和增长阶段。在这场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浪潮里,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中的各大企业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只有拼尽全力“厮杀”,才有可能在充满惊变和狂潮的“饥饿游戏”中活下来,从而分享未来盛宴,这已经是业内的普遍共识。
更加安全、环保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是国内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的普遍选择。富饶的磷矿资源和发达的基础磷化工产业,让开阳具有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先天资源优势。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着这个问题,开阳县组织产业考察团,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湖北、四川,拜访其他地区磷化工企业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供应商,探寻磷化工最新发展趋势。最终,切入新能源赛道、加速基础磷化工产业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成为开阳工业“再出发”的选项。
乘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产业巨头布局贵阳的东风,凭借巨量的磷矿石供给、磷化工产业基础等优势,开阳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上打造集群、构建完整生态链的潜能正在逐步释放。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和推动下,进入开阳的新能源企业项目得到从政策到金融上的强力支持。在刚刚过去的年,开阳县帮助3个新能源材料产业项目申报获得13亿元省新型工业化基金、新动能基金支持;用好2.亿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助力5个重大产业项目配套11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系列政策和举措,释放出满满的招商引业诚意,在新能源企业之间传递,一批新能源龙头企业项目纷至沓来。年以来,开阳县已汇集宁德时代、中伟、邦盛、安达、重庆特瑞、磷化新能源、胜威凯洋、聚力生等企业的8个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项目,初步构建起新能源产业生态链。这些项目纷纷落地到开阳经开区23.25平方公里的化工发展区域,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这些项目在开阳的落地建设速度惊人,如中伟年产20万吨磷酸铁项目首条产线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天,创造了中伟项目建设的“开阳速度”。在开阳工业人看来,能不能抓住新能源产业风口,关键就看这两三年,很多地区都加入新能源赛道参与竞争,力争在未来分一杯羹。为此,开阳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方位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新能源产业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增效。
顺应新能源产业的火热发展势头,开阳县将持续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精细磷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承载能力,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为长期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能。
锚定“千亿级化工园区”建设目标,开阳工业发展未来可期!
记者周治友陈文新许发顺实习记者黄菊
■记者手记
念好“转”字诀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黄菊
从传统磷化工企业加快破茧重生,到宁德时代、中伟等新能源企业相继落地,开阳县的工业正发生着喜人的变化。作为全国三大磷矿主产区之一,开阳县磷矿资源丰富,在发展中是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开阳县的秘诀在于念好“转”字诀。
转产业结构。为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等难题,开阳县支持县内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竞争力弱等局面,让产品“从肥料转型为材料”,产业结构加速优化。
转发展方式。开阳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新旧动能转化,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破解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难题,推动园区“三废”实现循环,发展含“绿”量不断提高。
转发展思维。开阳县依托传统磷化工产业优势和转型效果,聚焦新能源产业赛道,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构建新能源电池产业生态链,引进一批优质新能源企业,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显。我们期待,开阳县目前引来的这批百亿级项目能够茁壮成长,未来可成为贵阳“强工业”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