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临海凭风
(一)
亚洲最大的城中湿地----省级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大庆市龙凤区哈大公路和卧龙桥交汇处。只要从哈尔滨方向进入大庆,无论是乘坐高铁还是汽车,一进入大庆地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片茫茫的绿中海。夏日的湿地在蓝天映印下鸥鹭飞翔,犹如城市环抱的一片仙境,格外怡人。
绿色的龙凤湿地,是大庆夏日的旖旎风景,也是大庆的一张亮丽名片,无论是有客人莅临,还是夏日游玩,龙凤湿地都是人们的好去处,因为那里不仅有连绵的湿地,还有鸟类饲养得,有长长的观鸟长廊,高高的观光塔……让人流连忘返。
因为疫情逐渐向好,人们的心情也像氤氲夏日,晴朗起来。这不,双休日的晴天朗日,一早全家就乘着凉爽的夏风驾车奔向湿地。
我家住东城领秀小区,首先经过长途枢纽站,车就上了世界大道,到了和龙凤小镇毗邻的高高的湿地监测塔和有塞北江南之称,汇聚假山和楼台亭榭的湿地公园。紧贴着湿地公园和湿地跨线桥,有一条蜿蜒的水泥路伸向湿地公园。
这条路的左边就是湿地上悬空而蜿蜒的木质栈桥,右边就是湿地公园的假山。车子再往前走依然是穿行在湿地和湿地公园,只是不断变换着两边的景色。过了污水处理厂,再往前走,就看到越来越宽阔的湿地和高高的湿地瞭望塔了。
(二)
到了龙凤湿地管委会和湿地鸟类救助中心的办公楼正门前,是一个宽敞的大院。在院子中央伫立着一枚高高的雕像,一个伫立的抢筒,圆圆的抢筒上嬉戏着一对对栩栩如生的鸟儿,警示人们爱护我们的朋友鸟类。
眼前就是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通往湿地深处的长长的开放式的廊桥,正要登着阶梯向上,见桥头有一块立起的大石头,上书“龙凤湿地”四个鲜红的大字。大家就在石头旁合影留念。见廊桥下是鸟类展示区,有丹顶鹤、孔雀、大雁和各种野鸭、野鹅等等。尤其是拖着长长羽毛漂亮的孔雀,我情不自禁地笑了笑,我是笑我自己。原来以为开屏的孔雀是雌孔雀,没想到正好相反,开屏的是雄孔雀。我原来以为就人类而言美丽的是女性,万万没有想到除了人类以外,其它物种,一切美丽的皆是雄性,哈哈!
旁边就是大片的荷花池,有厚厚的深绿叶子的荷花,和盛开了少许荷花,现在看荷花还不是时候。在我的印象中,荷花生在南方,前几年去过杭州的西湖和江南水乡,到处是连绵的荷花,非常羡慕,憧憬身在北国的家乡什么时候能看到荷花的身影。时光荏苒,转眼才几年啊,天然百湖之城,绿色优化之都,北国温泉之乡的家乡的百湖到处是荷花飘香。在不远处的湿地跨线桥下已有十里荷塘了,每到八九月间,荷花盛开的时候,那里成了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飘逸着诗情画意和歌声。
离开荷花池就踏上登临观鸟的廊桥,暮然看到廊桥棚顶有一个个燕子窝,就像一户户人家,还有燕子往来,这些小小的生命,唤起了我的怜悯,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共同生活在这美好的大自然里。
上到观鸟的长长廊桥视野开阔,豁然开朗,眼前是烟波浩渺的大湿地,鸟类的天堂。蓝天下,有自由自在飞翔的鸟类,水中是摇曳的芦苇和绿色水生植物,自由游弋的鱼儿。低头一看有三只野鸭子正在嬉戏玩耍,他们是一家人吗?玩得是那么惬意,旁若无人。
站在廊桥,夏风徐徐,凉爽萦绕,举目四望,美景尽收眼底。远处是哈大高速公路上的凌空飞跨的湿地跨线桥,高高竖起门字形,上述大庆,湿地跨线桥的建成结束了公路两侧湿地多年分离的历史,她的凌空飞架,两厢湿地拥抱,了却了大庆人的纠结。
转换一个视觉,是高高的湿地监测塔,它是全市最高的建筑之一,晚上你距离监测塔很远,都能看到它的明亮,守望和注视着夜阑安宁的城市。
哦,再转到滨州铁路线一侧,正巧一辆风驰电掣的高铁呼啸着穿过视野,奔向前方。在这里就能看到祖国的发展脚步。湿地跨线桥五公里之长,投资数亿;湿地公园和湿地监测塔也投资数亿,湿地的清淤和保护又需要庞大的费用,展示着油城的经济实力,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沿着廊桥前行,越走越低,和湿地越来越近,湿地就在眼前,那清凌凌的水,绿绿的芦苇处可以看到有鸟窝浮在芦苇上,俨然就是吊床,真是美丽惬意。
在湿地廊桥尽头,也就是距离湿地最近处,几个专业工作者正在用小飞机进行航拍,我听到了发动机的嗡嗡声,音乐配音,有人说:这里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省级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看蓝天白云下,鸟类飞翔……
(三)
眼前的景色,让我思绪万千,想到了龙凤湿地的前身,那是久远的年代。早在二三百万年前,东北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的地质变化,嫩江主流从伊勒呼里山奔腾而下,与松花江一道在下游的开阔地带冲击而成一片神奇的平原,即松嫩平原,临近松嫩平原的腹地,地表水流滞淤不畅,汇集成了大大小小余个泡泽、湖泊,其中就有龙凤湿地,这就是龙凤湿地前身。
龙凤湿地的前身叫“北二十里泡”,因为它在今安达市的北面二十里地,所以被人们俗称北二十里泡。多年来北二十里泡就是个自生自长的野泡子,人们打渔摸虾,冬天收割芦苇。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向泡内倾放污水,这里简直成了污水容留之地。
改革开放的阵阵春风沐浴大庆,大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思想解放,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身边怡人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