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满庭。
舒展十年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水画卷,每个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53.47万建水儿女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这是意义非凡的时代征程,翻开十年的成绩单,建水经济发展“含金量”更足——
十年来,建水县域生产总值由年的96.48亿元增加到年的.97亿元,年均增长率9.9%;固定资产投资由75.4亿元增加到.68亿元,年均增长率8.69%。建水县域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县域经济30强,成功上榜“中国西部百强县”。
这是逐梦未来的里程碑,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国字号”荣誉,来源于“质”的蜕变——
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县、中国果品之乡、中国早熟优质葡萄第一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紫陶之都、国家级卫生县城……累累硕果背后,一幅幅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新图景跃然而出。
龙窑生态城张泽摄
千年古城华丽蝶变,绽放别样精彩。
城乡之变古韵新景交相辉映
年历史的朝阳楼巍然矗立,古民居如群星般散落在阡陌街巷;泸江河畔,美丽村庄串珠成线,乡愁入画,文脉绵延。十年间,建水以绣花功夫推动城乡善治,城乡面貌与日俱新,城市品质与乡村内涵不断提升,千年临安涌起万千气象。
——古城活化传承文脉。走在建水临安古城,青石路、古水井、旧民居、老字号……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建水成为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建水古城张泽摄
“建水的‘古’,不只是建筑形态上的,还有人的生活状态。”南京游客赖昌明有过许多游古城的经历,初到建水时,他便敏锐地感受到了建水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聚焦古城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琴鹤堂、四尘缘等“新老十大院落”重焕生机,唤醒古临安的“生活记忆”;焕文、崇正、翰林等传统书院修缮开放,多条历史街区有序恢复,朝阳楼灯光秀、文庙“儒家三礼”、福东院“庭院剧场”等一批批文旅融合产品,让建水临安古城业态不断丰富,品质和韵味持续提升。古城的生活,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
建水文庙祭孔大典车安达摄
——城市更新不断升级。初秋时节,傍晚的五龙湖城市公园格外热闹,来这里散步、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谁能想到,原来寸草不生的‘荒坡坡’竟然变成了一座生态公园。”谈起城市变化,建水市民徐文斌从五龙湖的巨变打开了话匣子。
五龙湖李琰摄
十年间,建水县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4.7平方公里扩大到20.45平方公里,新建城市道路96.8公里、健康步道20.7公里,城镇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51.73%、37.57%、41.21%,五龙湖城市公园、朱德公园等相继建成,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户棚户区群众喜迁新居……不断增多的城市公园、小微绿地,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也极大拓展了市民的绿色活动空间,一个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文旅新城、生态新城、活力新城展露新颜。
——乡村蜕变焕然一新。泸江河畔,蜿蜒的步道依水而行,一路延伸至双龙桥湿地公园,串成了一条数公里长的生态“画廊”。“如今,我们出门便可在美景里休闲散步,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民陈永仙一路走着,一路感叹“变化太大,幸福满满”。建水县团山村、白家营村、新房村等乡村依靠旅游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摇身一变成了“田园风情扑面来”的美丽乡村,让人们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收获着田园雅趣、享受着美好生活。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等重点工作,十年间,建水县完成26个省级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建制村通村道路硬化改造公里、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改造公里,集镇、建制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申报3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创建个县级以上美丽乡村,入选年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一幅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呼之欲出。
发展之辩改革创新势如潮涌
从年的96.48亿元,跃升到年的.97亿元,十年间,建水县域生产总值跑出平稳“加速度”。
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从何而来?
建水给出的答案是,在发展中处理好进与稳、舍与得、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三产共抓”产业矩阵,推动生态高颜值和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
——广袤沃野生机勃勃。每年盛夏,位于建水县南庄镇的云南大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格外忙碌,大棚里的葡萄树上缀满了一串串绿莹莹的“阳光玫瑰”,工人们忙着采摘、打包,把这些香甜的葡萄销往国内外。“最近几年,公司投资多万元建设数字化智能棚,向数字农业探索转型。”公司董事长许家忠说,“大家农业”的成长,见证着建水葡萄产业的不断突破崛起。
建水县“阳光玫瑰”葡萄车安达摄
十年来,建水县聚焦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不断做大做优绿色农业,形成了68万亩粮食、32万亩水果、35万亩蔬菜、10万亩中药材及80万头生猪、万只家禽等多元化特色产业规模。建水红薯乘着电商“快车”,漂洋过海踏上美食的世界之旅;建水洋葱获得地理标志认证,远销全国各地;柑橘、蓝莓等特色水果产业向高新科技标准化生产的方向快速迈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道路。全县农业总产值由年的35.81亿元增加到年的81.3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37%。
——绿色工业加速聚集。在建水的坡地荒山上,一排排光伏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立于山脊的风力发电机日夜旋转,绿色电能输送四方,为建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跑加速。云南中铝集团50万吨绿色低碳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及云南华之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亿只丁腈手套、70亿只PVC手套等一系列重点工业项目密集落子;红河宏斌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全省12个州市带动5万余户农户,建立了年产25万吨蔬菜加工生产线和20万亩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
南庄光伏电站
绿色铝产业链稳步发展
十年来,建水县聚焦工业园区建设和绿色铝材产业聚集发展,60万吨炭素阳极、30万吨绿色铝材、15万吨中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全县铝材链条逐步完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同时,以食品加工为主的一批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工业经济生力军,涌现出天第、宏斌等一批专精特新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全县工业总产值由年的91.31亿元增加到年的.0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7.6%。
宏斌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今年5月,“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让千年紫陶和普洱茶、咖啡“牵手”,碰撞出跨产业、跨链条合作的璀璨火花。紧接其后,8月20日,建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波和田静精心制作的60件紫陶作品首次在北京荣宝斋亮相,建水紫陶迈出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建水紫陶车安达摄
十年来,建水县充分发挥“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立足“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建设和古城保护修复,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引领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紫陶街、紫陶里、蚁工坊、紫陶博物馆建成投用,建水紫陶年产值从“十三五”末的11亿元跃升至年的40.3亿元,走出了一条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性路径。建水连续4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旅游总收入由13.89亿元增加到.7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7.9%。
游客在建水紫陶博物馆数字紫陶展厅参观车安达摄
如今,行走建水大地,触摸经济发展脉搏,建水经济发展处处呈现新气象:果蔬飘香的农业沃土,热火朝天的工业基地,多元融合的旅游格局……在这片活力迸发的土地上,三次产业加速发展正在成为建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生活之便实事惠民幸福“加码”
对于建水县普雄乡龙岔村的群众来说,幸福开始于“路通了”。建(个)元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高速公路龙岔出口至村内的公路也开工建设,依托千年古茶树、温泉等生态旅游资源,龙岔村的产业发展也随着路的通畅稳步推进。
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龙岔村民
对于建水县青龙镇水塘寨村的人们来说,幸福开始于“水来了”。傍晚,阳光越过山顶,暖暖地照在李建斌家的两层小楼上。刚从地里回来的李建斌走进自家小院,拧开墙上的水龙头,清爽地洗了一把脸。“还是自来水方便,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问题,产业发展也更有盼头了!”
李建斌正在用自来水洗菜车安达摄
对于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的人们说来,幸福开始于“客到了”。新房村地处“滇南最美乡愁之旅”的关键节点,村内古民居众多,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观光农业、民宿、餐饮等业态逐步在新房村兴起,助力村民增收余万元。回乡创业的刘朝娅在村里办起了民宿“和煦小院”,她说:“传统村落风光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在家乡创业、生活,我有信心!”
非凡十年,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开花结果,民生也成为建水最温暖的底色。
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建水县着力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
告别贫困迈向幸福小康。经过8年奋战,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巩固,医疗卫生、教育条件、农村住房等不断改善,全县3个贫困乡、56个贫困行政村、户名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出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得以巩固提升,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淬炼,脱贫群众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迸发出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让建水的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补齐民生之短,夯实民生之要,回应民生之需,筑牢民生之基,多解民生之忧,这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教育教学连创佳绩,全县累计新增教学面积35.9万平方米,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比年提高4.82、18.35个百分点,中高考成绩保持州内领先,教育综合考核稳居全州第一;
医疗卫生不断进步,医院挂牌成立,医院医院,建水县妇幼保健院晋医院。从严从实从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稳步推进疫苗接种,群众健康保障得到质的提升;
医院新大楼
社会保障有力有序,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等民生资金惠及更多群众,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覆盖率达%,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52万人。
十年间,建水县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元、元增加到元、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3%、14.4%。人们不仅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获得感,也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对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体验。
十载春华秋实,镌刻非凡印记;回看不凡来路,鼓足信心之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水县将围绕“多维融入、两城协同、三产融合、城乡共兴”的工作思路,全力构筑开放合作新格局、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聚力建设“千年古城·紫陶之都·乡愁建水”,奋力推动县域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记者:车安达
除署名图片外其余图片由建水县融媒体中心、建水县委宣传部提供
原标题:《十年蝶变谱华章千年古城正青春!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