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场战役对于东南亚战场的转折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印军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今天,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场被称为日军史上在陆战中最惨败的战役。
许多人认为,日本在年进攻印度是受到了德国的驱使,因为当时的德军在欧洲已经遭受重创。
为了避免欧洲战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日本被期望进攻英国的印度殖民地,以牵制英军的力量。然而,日本是否愿意参与此行动存在疑问。
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规模正在扩大,太平洋战场的美军也在对日军进行猛烈的攻击,使得深陷泥潭的日军似乎没有分散兵力的意愿。
然而,日本的想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掌握缅甸主动权,印日在亚洲争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攻占南方资源重地。为了保护本土和南方资源,日本构建了两道防线:一是东正面,以太平洋岛屿与美军对抗;二是西正面,以缅甸、安达曼一尼科巴群岛及苏门答腊对抗英军。
而印度,正是掌握这两个阵地的关键。
缅甸是这个战略屏障的关键,因为掌控缅甸,既可以包围中国,切断援助中国的通道,同时也可以对英属印度构成威胁。
此外,还可以利用缅甸作为第一线防线,抵御盟军的反攻,确保后方的安全。虽然计划很好,但是现实是多变的。随着美军在瓜岛的反攻,东正面的战况逐渐变得不乐观。
不过,日军将更多重心放在西正面的缅甸,而盟军显然也更加重视这个地区。
为了开辟援华通道,消除印度的威胁,收复缅甸成为了必要的战略步骤。为此,日军从中国等战场抽调了大量兵力,共计32万人。
尽管如此,日军仍然感到担忧,担心盟军的反攻难以应对。因此,日军决定在盟军总反攻之前,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日军在年占领缅甸后,就开始了对印度的觊觎。一方面在缅北阻挡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的反攻,另一方面则应对印缅边境南部的英军,同时从中部发动大规模进攻,目标是摧毁英军主力和基地,在英帕尔附近建立坚固的防线。
如果印度失陷,不仅会动摇英国的统治地位,还会让亚洲盟军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地。印度当时是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据点。
他们已备足筹码,志在必得。英帕尔战役成为东南亚战场的转折点,日本驻缅主力15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之痛:英帕尔战役日军原本信心满满,认为拿下英帕尔易如反掌。
原因无他,他们在缅甸战役中让英军大败而归。
骄傲的日本人不再把英军视为对手,充满轻视。他们派遣了驻缅部队的精英——第15军的三个师团,但是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制定的计划却是轻装奇袭,要在三周内攻克英帕尔。
这是否过于自信?牟田口廉也甚至说:“英印军的实力比不上中国军队,只要我们大胆地实施迂回包围,敌军必定会溃败。”
虽然胜利在望,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后勤保障是胜利的关键,不能草率行事。日军认为只需要准备三周的补给物资,这无疑是轻敌的表现。
虽然战役初期确实顺利,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情况可能会让人意想不到。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一时的胜利就放松警惕。
因为这时候的得意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惨痛教训。
年3月8日,15军气势汹汹地跨过钦敦江,开始了英帕尔战役。日军迅速从南北两路推进,企图包围英帕尔地区的守军。
然而,尽管目标就在眼前,他们却无法通过伯莱尔公路。整整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在原地打转。这个伯莱尔公路可不是一般的道路,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山地大丛林,对日军和英军印军的拼杀极为不利。
再加上雨季的到来,河水泛滥,更是阻碍了日军的行进作战和后勤运输。
潮湿的丛林让数万日军饱受疾病的折磨。战士们身上的皮肤长满溃疡和脓疮,湿漉漉的衣服从未干过,蚂蚁伺机而动,随时可能叮咬。
即使面临绿色恶魔的恐怖,日军仍然依靠“武士道”精神和军官的严格命令坚守阵地。经过三个月的苦战,他们终于冲出了丛林,来到了英帕尔的边缘。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英军早早就构建好的环形防御工事。食物和弹药的缺乏以及体力的消耗使得日军无力发起攻击。
经过多次进攻,日军虽火力强大,但在英军的坚固防御阵地和空军支援下,连连受挫。一联队长无奈表示,以现有的实力要攻克这种环形防御阵地,无异于自杀。
英军趁势反攻,夺回科希马,并与帕尔盆地的守军形成南北夹击,最终在7月使得日军几乎崩溃,被迫全面撤退。
在战场上,撤退并非逃跑,而是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艰难的战术行动。进入丛林小道的日军,由于缺乏食物、药品和弹药,只能依靠啃食野草,在泥浆中艰难前行。
他们面临着被敌人追击的炮火和子弹的威胁,有的倒在了密林中,有的被浊流淹没,下落不明,整个场景令人痛心。
英帕尔战役是一场日本陆军前所未有的大溃败,原本占据优势的十万大军,最后只有约五万人败退回进攻的出发地。
这场战役被日本视为一场噩梦,其惨败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日军的轻敌心理和后勤保障的不到位。
原来,日军计划用三周时间攻下英帕尔,并企图直接使用英军的补给物资。然而,他们只准备了一两周的食物、不超过两个基数的弹药、2万余匹马、牛、象和数千只羊,这些物资只能维持一个月的时间。
然而,他们在印度度过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到了一个月后,由于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
在英帕尔战役中,日军面临着弹药短缺、口粮耗尽、士气低落和战斗力削弱的困境。他们的后方基地在缅甸曼德勒,距离英帕尔最近也有上千公里。
此外,雨季丛林和英军战机的影响使得日军的后方补给极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答案在于15军31师,他们只能依靠当地人种植的陆稻勉强维持生计。
尽管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弹药却在两个半月后耗尽,31师只好自行撤离战场。其他的两个师虽然坚持打到了英军家门口,但到那时已经力不从心。
更令人讽刺的是,英印军正在等待他们耗尽最后的力气。
英军在这场战斗中有着显著的优势,他们拥有内线优势,并且在英帕尔盆地建立了完善的设施,包括营房、仓库、机场、医院等。
即使被孤立,英军也能够长期作战,因为他们的机动战机不仅可以空投物资给被围的地面守军,还可以炸毁日军的运输部队。
此外,他们还有一条直通北面铁路中枢的公路,路程仅公里,可以随时补充整个印度的军需物资。这些优势使英军在这场战斗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英军在英帕尔的坚守中,享有着丰富的空中补给,平均每天近吨的物资让他们的生活颇为舒适,更有香烟、甜酒等物品可以享用。
不仅如此,他们的兵力也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个军3个师,扩大到了两个军约8个师。而日本人却因为过度自大,竟然把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全部押在了预想的胜利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英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帕尔战役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决策能力。他们预先了解了日军的意图,甚至精确到了进攻的日期、兵力、路线及其目的地英帕尔。
英军有三种可能的应对策略,其中一种是在日军行动之前就渡过亲敦江,与日军决战。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军,但也存在补给线过长和渡江后疲劳交战的缺点。
一是等日军过了一半河时,利用亲敦江以西的地形,进行迎头痛击。但这方法会面临后方补给线长的问题,且只能歼灭部分日军。
二是英军可以撤退到英帕尔盆地,集中力量在此与日军决战,将补给线过长的问题推给日军,让对手在消耗中灭亡。
因此,日军一开始的畅通无阻,实际上是蒙巴顿的诱敌深入之计。他等待的就是日军远离后方,英军能在英帕尔进行有效的包围和攻击。
这场战斗在西方和日本史学家眼中,是日军陆战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失败。
这场战役的失利对日本的打击是致命的,从根本上扭转了缅甸的局势,成为东南亚战场的分水岭,使得日军走向全面的崩溃。
首先受到重创的是缅甸的日军主力。英帕尔战役中,15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比瓜岛战役的损失率还要高。这可是日军的主力兵团,极大地打击了缅甸驻军的士气和信心。
这场战役的失败彻底摧毁了日军攻打印度的计划,也使得盟军在亚洲大陆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得到了稳固。
英帕尔战役牵制了日军主力,使盟军战场形势大好。日军18师在缅北胡康河谷与中国驻印军交战,因主力增援不足而步步后退。
中国远征军在滇西与日军56师对峙,终于接到命令,开始渡怒江反攻。英帕尔战役日军的溃败,让中国军队不再有后顾之忧。
两面夹击日军,成功打通援华通道,解除了日军对中国的两年多战略包围。
英帕尔战役的胜负,将直接决定未来战场的走向。一旦日军取胜,盟军将面临各个击破的危险,缅甸的大反攻也将变得异常困难。
而盟军原计划的在缅甸南部实施大规模两栖登陆,也因为法国登陆战役导致海空军力量不足而被延迟。然而英帕尔战役的胜利,使盟军看到了通过陆路作战收复缅甸的可能性。
因此,英帕尔战役的结果对未来的战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东南亚战场的转折点——英帕尔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在英帕尔战役结束后不久,东南亚战区便制定了反攻计划,于年5月提前实现了收复全缅的目标。
英军司令斯利姆将其胜利归功于英帕尔战役,并称其为“决定性的一战”。此战后的东南亚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
有人认为,日本与中国的战争持续了14年,却只与印度打了一仗,是因为日本人觉得印度比中国强。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在进攻中国前,日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侦察和潜伏,收集了多年的军事情报,并制定了详细的战争计划。相比之下,日本对印度和英印军队过于轻视,缺乏持久消耗战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因此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场战争提醒我们,要彻底打倒敌人,就必须采取重拳出击的策略,下死手彻底打痛他们。日本在中国没有得到惨痛的教训,因此他们懂得变通。
然而,对于我们的敌人,我们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参考资料:陈志然,李晓明.英帕尔:日军的噩梦[J].环球军事,(21):52-53.于江欣.论东南亚战场的战略转折──英帕尔战役[J].军事历史,(0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