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自网络,作者未知。
17世纪,后金-清朝占领漠南蒙古各部,大体上按原来的万户为基本单位,编设盟旗。察哈尔八旗四群是以察哈尔部为主,掺杂其他部落而形成。旗群初设时间学界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在年左右,一种意见认为在年以后。
察哈尔八旗按满洲八旗建制,编为左、右两翼,左翼为正蓝﹑镶白﹑正白﹑镶黄四旗,右翼为正红﹑镶红﹑镶蓝、正黄四旗。每旗设总管、副总管各一人,照京师八旗之例,随人数设佐领、骁骑校等官,由在京蒙古都统兼辖,“隶于理藩院典属司”。乾隆二十六年(年),设察哈尔都统一人,驻张家口,副都统二人,分管察哈尔左右翼,协同都统办事。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所属官兵、阿尔泰军台,锡林郭勒盟军务以及四群。
左翼正蓝﹑镶白﹑正白﹑镶黄四旗和正黄半旗驻宣化边外;右翼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和正黄半旗驻大同边外。大约在东经到、18,北纬41到43。东接热河围场和克什克腾,西连归化城土默特,南和山西﹑直隶(今河北省)交界,北与乌兰察布盟四子部落和锡林郭勒盟南部各旗毗连。大体相当于今乌兰察布盟集宁市﹑察哈尔右翼前﹑中﹑后三旗,卓资县﹑商都县﹑化德县﹑丰镇市﹑凉城县﹑兴和县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正镶白旗﹑镶黄旗﹑太仆寺旗﹑多伦县以及河北省张北﹑康保﹑尚义﹑沽源等县的一部分。内中包含察哈尔八旗驻地和清朝直属的几大牧厂。
各旗群具体驻地如下:
正蓝旗:驻扎哈苏台泊(今扎格斯台淖日,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扎格斯太苏木)。旗署东50余里有戈贺苏台河(今高格斯台郭勒),北流入阿巴噶界。努克黑忒河(今努格斯郭勒)在旗署西北61里,西北流,入阿巴噶右旗西南(今苏尼特左旗东南)。旗署东30里有霍落图诺尔(今浩勒图音淖尔)。旗地东接克什克腾,西至镶白旗察哈尔,南起御马厂(今锡盟正蓝旗南部和多伦县西部),北抵阿巴噶左翼旗。大体相当于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部。
镶白旗:驻布雅阿海苏默(约在今正镶白旗北阿拉坦嘎达斯苏木)。旗署西北70里有铁柱山(今阿拉坦嘎达斯山),75里有红盐池(蒙名五蓝池,今乌兰淖尔)。旗地东接太仆寺牧厂及正蓝旗界,西至正白旗正蓝旗,南交太仆寺牧厂(今正蓝旗西南部),北连苏尼特左旗及正蓝旗。如果把今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从西北向东南划一条斜线分开的话,那么镶白旗大体相当于线的东北部。
正白旗:驻布尔噶台(约今正镶白旗布日都苏木)。旗东南有博索特门山(《康熙地图》在北纬42偏南,以此当在今太仆寺旗,可能即该旗东北的骆驼山),杜澜喀喇山在旗署南60里(《康熙地图》约在北纬42附近,疑即今太仆寺旗北的小红山)。旗地东及北接镶白旗察哈尔,南及西邻镶黄旗察哈尔。大体相当于今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西南部﹑太仆寺旗北部和河北省康保县的一部分。
镶黄旗:最初驻啕濑庙(今河北省张北县东南)一带,乾隆年间,因将坝下土地开放,移驻苏门峰(又名苏门哈达,《康熙地图》在北纬42稍南,约在今康保县北)。旗地东起正白旗察哈尔界,西到正黄旗察哈尔界(约今察哈尔右翼后旗东部),南接正黄﹑镶黄二旗牧厂,北交苏尼特右旗。大体相当于今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全部,乌兰察布盟化德县﹑卓资县和河北省康保﹑尚义二县的一部分。
正黄旗:原驻木孙忒克山(约在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南)。同治年间,移驻今察哈尔右翼后旗东南大六号乡。乌里雅苏台山在旗署东北70里(约今兴和县北)。兆哈河(今后河)在旗署南60里(横贯今兴和县中部,其源在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和兴和县西南)。纳林河(今霸王河)在旗署西北60里,源出正红旗察哈尔(今卓资县东北),南流,入希尔池。希尔池(又名威宁海子,今黄旗海)在旗署南80里。旗地东北至镶黄旗察哈尔,西接正红旗察哈尔(今察哈尔右翼后旗西部),南连太仆寺右翼牧厂,北邻苏尼特右旗。大体相当于今乌兰察布盟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大部分以及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东部和商都县的一部分。
正红旗:驻古板拖罗海山(约在今察哈尔右翼前旗西北大土城乡一带)。葫芦苏台泉(今海流素太)在旗署南里(今丰镇市西北)。旗地东接正黄旗察哈尔,西南邻镶红旗察哈尔,南至太仆寺右翼牧厂,北抵四子部落界。大体相当于今乌兰察布盟集宁市﹑察哈尔右翼前﹑后二旗西部﹑卓资县东北部和丰镇市西部的一部分。
镶红旗:驻布林泉(约在今卓资县东南小水沟一带)。黛哈池(今岱海)在旗署南40里(今凉城县境内)。漠惠图河(今大黑河上源之一)在旗署北10里(约今卓资县北),西流入镶蓝旗(今卓资县西北),会安达河(今大黑河上源之一,约在今卓资县西北)。旗地东接正红旗察哈尔,西邻镶蓝旗察哈尔,北起四子部落界,南抵山西省大同府边外。大体相当于今察哈尔右翼中旗东南部﹑卓资县东部﹑凉城县大部和丰镇市西部的一小部分。
镶蓝旗:驻阿巴汉喀喇山(《康熙地图》作阿巴哈喀喇山,在北纬40、30至41之间,约今凉城县西北太平寨东)。衣马图山(《康熙地图》作驿马图)在旗署东北70余里处(约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南部)。察哈音图河在旗署南75里(《康熙地图》在北纬稍下,今浑河上游,在凉城县西南),西南流,会五蓝木伦河(今浑河)。旗地东接镶红旗察哈尔,西连归化城土默特,南至山西省大同府边,北抵四子部落界。大体相当于今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中旗西部及北部﹑卓资县大部和凉城县西部,武川县大蓝旗乡也属其管辖。
上驷院所属驼马厂:该驼马厂在察哈尔地区有两处,一在上都河(今闪电河),一在达布逊诺尔,合称上都达布逊牧厂,因曾隶御马监,又称御马厂,俗称大马群。
上都牧厂位于独石口东北里的博罗城(今正蓝旗南黑城子)。牧厂东界有榆河(蒙名海拉苏台,约今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西,县治多伦即位于此河西岸)。滦河(上都河)在牧厂西,克蚌河(疑即今慧温郭勒)在牧厂东北(今正蓝旗东南与多伦县交界处),多伦泊(即多伦诺尔)亦在牧厂东北。金桓州城在厂北(今正蓝旗敦达浩特镇北古城),元开平城在牧场东北,隰宁旧驿在牧厂西南(今河北省境内),距独石口37里。乌兰城在牧厂南偏西(今沽源县城东北闪电河西岸小红城子)。牧厂东接围场,西﹑北至镶白旗察哈尔,南接边墙。大体相当于今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全部﹑正蓝旗南部﹑正镶白旗东南部﹑太仆寺旗东北部和河北省沽源县的大部。
达布逊诺尔牧厂大约在察哈尔镶黄﹑正白二旗南,正黄﹑镶黄二旗牧厂北,约今商都﹑化德﹑张北和康保等县交界地带。因厂内有一盐池,蒙古名作达布逊(今商都县盐淖),故有此名。上都达布逊牧厂驼马由外八旗察哈尔蒙古人牧放。
庆丰司所属牛羊群牧厂:所属牛羊群由察哈尔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牧放,故又称察哈尔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官牛羊群牧厂。下分牛﹑羊群五处:
镶黄旗牛群,乾隆年间位于镶黄旗南,北起吗呢图(今张北县吗呢坝),南至什巴尔台(今张北县什八儿台河),东起音图(约今沽源县西南),西到插汉巴尔哈逊(今张北县白城子)。约今河北省张北县东和今沽源县西南部。清中叶以后,由于吗呢坝以南已被垦为农田,牛群逐渐转移至张北县北部。阿尔泰驿路上的哈柳台驿站附近(在今张北县安固里淖东南),牧长住在哈根诺尔(今张北县黄盖淖尔),光绪三十二年,镶黄旗牛群再次北移到正白旗明安地方。
镶黄旗羊群,乾隆间位于镶黄旗察哈尔北,翁闻山(今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境内)迤南。19世纪末时,这牧场从毗邻苏尼特右旗的察哈尔牧地北界起,向东南延伸到博格多音郭勒(今镶黄旗宝格达音郭勒)。清末民初,该群北移到今镶黄旗北部的翁贡淖尔一带,称翁贡羊群。
正黄旗羊群:原驻殷子川(今兴和县银子河),乾隆间,北移到阿尔泰军台第三﹑四台西南,约今河北省张北﹑内蒙兴和和商都县交界地带。光绪三十二年再次北移到今商都县西北达布逊牧厂地。民国时,该群迁到正白旗察哈尔南,今羊群滩一带。
正黄旗牛群,原驻康湖地方,在正黄旗羊群驻地殷子川西南,约今兴和县西南与丰镇市交界地带。后因牧场被垦,渐次北移。先移至阿尔泰军台第三﹑四台西南﹑西路文书台第四台北,今张北县海流图河及安固里淖尔一带。再移至镶黄羊群西大马群地,在今商都县西北与察右后旗交界地带。清末民国初,再东移到今正镶白旗。
正白旗牛﹑羊群,乾隆年间在乌兰巴嘎苏以北﹑盎吉尔图一带,约今河北省沽源县境内。后北移到上都牧厂西北,约今正蓝旗哈登胡舒苏木﹑桑根达来苏木﹑宝绍代苏木及乌和日沁敖包林场一带。
太仆寺所属左﹑右翼牧厂:左翼牧厂由察哈尔游牧八旗的镶黄﹑正蓝﹑正白﹑镶白四旗牧放。右翼牧厂由察哈尔游牧八旗的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牧放。均分骒群和骟群。左翼牧厂在张家口东北里的喀喇尼敦井(约在今太仆寺旗南),东西距里,南北距50里。大体相当于今河北省康保县东部﹑张北县北部﹑沽源县西部和太仆寺旗南部。清末放垦后,到民国初年,只剩今太仆寺旗贡宝拉嘎苏木。右翼牧厂初在张家口西北里的齐齐尔汉河(今丰镇市饮马河)。东西距里,南北距65里。大体相当于今凉城县东南部﹑丰镇市大部和兴和县南部。乾隆间,牧厂由齐齐尔汉河向东移至文书台西路第三台西马莲渠地方(今张北县马蓝渠)。嘉庆以后,牧厂再次移动,骒马群移到原上都马厂所在的多伦大北沟﹑大联地﹑特莫图山和上都河一带。骟马厂则移至打拉齐庙(今张北县达拉齐庙),光绪三十二年,亦移至上都河,与骒马群并为一处。
上都达布逊牧厂、牛羊群牧厂、太仆寺左﹑右翼牧厂在清末文献中称为四牧群,与察哈尔八旗合称察哈尔八旗四牧群,或察哈尔十二旗群。
推荐:
苏日朦:乾隆年间编入察哈尔八旗之喀喇沁、浩齐特佐领考述
明珠尔:巴尔虎蒙古人从巴尔古真迁居察哈尔的考述
达力扎布:察哈尔林丹汗病逝之“大草滩”考(上)
达力扎布:察哈尔林丹汗病逝之“大草滩”考(下)
纪录片丨寻亲·西迁新疆察哈尔后裔寻访纪实(上集)
纪录片丨寻亲·西迁新疆察哈尔后裔寻访纪实(下集)
达力扎布:清代内外蒙古十盟会名称的固定及其时间考
安琪:从“蝦夷绘”看清代东北边疆的贡赏体系
吴秀兰:清代唐努乌梁海五旗司法问题新探:以相关蒙满文书的释读为中心
东北利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